项倩今年38岁,她好像来到了她的“黄金时代”,内心充盈,温柔且坚定。优雅、率直、严谨、感性,完完整整落在了这一个人身上。
她身上被赋予了很多标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经济刑法学博士、全国公安成绩突出女民警、全国公安经侦特邀研究员、北京市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同时还是小提琴、钢琴十级演奏者……
1998年,项倩12岁。那年,长江流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水袭击,项倩父亲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去抗洪救灾。父亲连夜回家打包行李,简单交代母亲照顾好家里,就出发了。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项倩心中顿时升起一份朦胧的家国情怀:“只要是能报效祖国的事业,我就想要去做。”
后来能走上法学的道路,与军人家庭影响密不可分。项倩自小就被严格要求,每天要练满4个小时小提琴,即使是寒暑假,也要在家里读书学习。
williamhill威廉希尔
在许多人眼里,她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生得好看,人又乖巧,自律又专注,是从小的养成。
大学时项倩选择了法学和医学双专业,而大二的一堂法医课,让项倩做出了足以改变她一生的重要决定。
课堂上,老师讲到因为一个细节判断出死者不是自缢,也正是因为警察的努力,让真相大白,让死者魂安。鲜活的案例,惊心动魄的案情剖析,还有作为警察坚持公正、伸张正义的责任感,都让项倩深深着迷。
她听到了法律的召唤,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发现了内心的热爱。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澎湃与热血:学法律真好,能破案真好,当警察真好!
2009年,带着对警察职业的憧憬,项倩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一头扎进了经济刑事法学研究的世界,也开启了学霸的进击之路。
研二报考司法考试,她以439分的高分,排名全校第二;研究生毕业后又以高于第二名30分的初试成绩考取了法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仅用一年时间,发表了2篇核心期刊论文、参与完成2个国家级、1个校级研究课题,撰写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并获得当年公安大学法学院唯一一个国家奖学金。
项倩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坚定了目标,她就能心无旁骛、迅速沉淀下来。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信手拈来的成功,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只要睁开眼就看书,每天泡在图书馆,厕所里也拿着资料阅读;同学之间讨论,随便说出一条法条,她都可以知道在哪一页;不错过任何学术论坛,哪怕跨越大半个北京城,也要去现场参加......那种疯狂的状态,像是她多年前学习小提琴那般。
有时压力大到默默落泪,大到疯狂大哭,哭完后擦干眼泪继续翻书,项倩调侃williamhill威廉希尔,读博时自己哭的次数比之前二十年加起来都多。
2016年,项倩博士毕业,如愿考进警营,第一站是北京朝阳分局将台派出所。
初入警营,项倩是有些担心的:“之前学的都是理论,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好在有师傅带着,一点一点教,先干了社区工作,熟悉公安业务,后来又去朝阳分局的法制支队学习,从整理案卷开始。
一次提讯一个年轻的女嫌疑人,见到项倩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姐姐,我想姥姥了。”在后来对女孩的提讯中,项倩还会耐心地教育她、劝说她:“既要解开法结,更要解开心结。”
女孩在押的几天中,正好有一天是元旦,项倩提讯过程中告诉她williamhill威廉希尔,姥姥很健康,也很想她,让女孩儿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也感受到来自警察的关怀。
项倩在一个一个具体案件中体会到: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个人鲜活的故事。
她看到了那些活生生的人,并开始思考如何为这一个个的人去解读和使用法律,让每一个人都能更好地去生活。
一次,一名嫌疑人对执行抓捕任务的便衣民警进行踢打,造成民警轻微伤,却辩称当时没有听到民警身份而做出了错误判断,不应定妨害公务罪。当时由于缺少关于便衣民警执行公务时如何认定其身份的法律规定,且相关证据不足,案件定性遇到障碍。
听着战友的描述,看着他们乌青的眼角,项倩内心忿忿不平,那个执拗且坚持的姑娘再次被点燃,她下定决心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战友。
她查阅大量法律资料和执法办案案例,撰写了《关于便衣民警执行公务的定性》一文,在《人民公安报》刊登,经多家媒体转载后得到很多网友和同行的反馈:“感谢有人能替民警发声,总结出这么好的观点”。
自此,项倩开始拾起自己的笔,保持每年写一篇学术文章,推动相关案件的进一步论证:“无论是推动一步,还是两步,我也要写出来供大家在学术上讨论,共同推进疑难案件的解决路径。”
再微弱的力量也是有力量的。当项倩看到自己的一篇学术文章被一个学生的硕士论文引用,引发了法学学生的思考,她知道这件事一定要坚持下去。
每当遇到疑难复杂的案子,同事总会第一时间询问项倩的看法,她总能及时、准确地给出专业的法律意见,“一眼洞悉”的背后正是项倩长达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沉淀、验证。
经济犯罪的专业性、复杂性,决定了经侦法制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背景知识。项倩从未停止学习,随着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变化,她一直更新着自己的知识库。
近年来,犯罪分子盯上了迅猛发展的影视行业,揭开“投资诈骗”面纱的重任交给了项倩。
问理论、问实践、查案例、查文献,从研究影视行业运作规律着手,再加入自己的思考后,项倩指导侦查人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为解决案件定性和取证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期审理提供了关键的证据支撑。
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已然成熟,项倩要做的是去惠益更多的民警,她撰写了《办理影视投资类经济犯罪案件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为更多经侦民警提供解题思路。
除此之外,项倩牵头撰写了《常见多发经济犯罪案件报案指引》,详细列举了报案人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即使是派出所民警,也能顺利上手用起来。现在,这本《指引》已在北京全市推广,一名派出所老民警说:“这个(《指引》)内容特别实,这才是派出所需要用的”。
办案民警说好用,就是真的好用。项倩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是她最快乐、最自豪的事情。
当老百姓的钱财受到不法侵害时,他们走投无路找到警察时,是一份信任,也是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为了用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2023年初,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筹备建立全国首家省级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
这在全国尚无先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项倩团队负责的受案评估系统规则创建工作也包含其中。
为了研究实现路径,项倩组织大家反复论证、大量的调研。走访检察院、派出所,去外省市调研考察;去走访报案事主,甚至是去一些社交平台的评论区去找群众的痛点;去把能想到的所有情况都想了一遍,各种小概率的情况也考虑进去......
如今,基于项倩团队总结制定的1000余项判定规则的受案评估系统,已在受案中心的智能服务终端正式上线,报案人员可根据“便民服务终端”上的提示,点击相应选项,在现场就能获取专业指导意见。
当然,项倩想实现的不止于此,机器只能根据简单情况进行初步判断,面对纷繁的经济关系,如何更有效地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她想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项倩在讨论会中向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得到肯定,随着后续领域专家、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的加入,受案中心“一师一家一员”工作室成功落地。
今年春节,项倩带着女儿去看了《第二十条》,走出电影院,一向活泼好动的女儿一直沉默不作声,项倩看到女儿的眼神,似曾相识,和1998年的那个夏天,望着远去英勇抗洪车队的眼神,好像好像......
“我们究竟是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下一代手里?”这是电影《第二十条》中的发问。
以项倩为代表的公安法制人,所做的一切努力,正是在将一个更好的世界交到所有人手里。
原标题:《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嫌疑人打伤便衣民警难以定罪,这位女博士出手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